|
7月27日,首屆國際研究生現代竹結構論壇線上線下成功召開,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副會長黨文杰出席了會議,并作了“綠色建材下鄉助推竹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 竹結構建筑要變成“高樓大廈”,如何提升連接點的剛度和承載力?量大面廣的竹林如何最簡便地化身建筑,美鄉村,旺鄉村?……,論壇上展示了40余個現代竹結構建筑研究成果,推動竹材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 首屆國際研究生現代竹結構論壇(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該論壇由浙江大學(寧海)生物質材料與碳中和建設聯合研究中心與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共同主辦。本次論壇為期2天,來自哥倫比亞安第斯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海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的中外研究生和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研討。 “張家口裝配式低碳太陽能竹構房,是浙江大學寧海生物質材料與碳中和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后設計建造的第一棟裝配式建筑,已經在張北縣運營一年,采用了新型復合膠合竹梁的形式,既保留了厚篾竹板的出色外觀,又在節省造價的同時突出了薄篾竹板的出色力學性質!”浙江大學研究生潘弘毅分享了現代竹結構的創新應用案例。海南大學研究生邱吉研究的方向是GFRP筋與Glubam植筋抗拔性能,他講解了植筋連接這一新技術:“植筋連接強度高,剛度大,能夠滿足結構的安全性和適用性要求的成果,也不影響建筑美觀,而且施工簡便迅速、安全可靠,成本低、效果好,值得推廣!蹦暇┕I大學研究生楊文琪對竹集成材“握釘力”進行研究,通過先進合理的設計,構造出健康、舒適和美觀的鄉村建筑。 我國竹資源品種豐富,竹產品生產歷史悠久,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竹林地面積為701.97萬公頃!拔覀兿Mㄟ^對現代竹結構的研究成果和學科前沿問題的交流研討,加強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加強國內外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拓展竹材應用的創新思維和國際化視野!痹谡憬髮W(寧海)生物質材料與碳中和建設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求是講席教授肖巖眼中,面對如此龐大體量的竹林資源,深入研究竹材在建筑上的應用,非常有意義,“這是首屆論壇,接下來我們將每年舉辦一次論壇,推動現代竹結構的發展與應用,為全國建筑業實現‘雙碳’目標提供科研支撐! 寧波寧海竹林面積22萬余畝,涉及農戶4萬余戶。近年來,該縣緊抓“碳中和碳達峰”戰略機遇,積極推動竹木建筑材料科技研發,2021年與浙大在全省率先成立碳中和聯合研究中心,先后承辦了中國木結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國際大學生現代竹結構建筑設計競賽等高規格賽事活動,也建成了中國首棟CLT示范公共建筑、全生態CLT示范民居、全CLT公共居住建筑,獲評中國綠色技術創新典型案例、中國優秀文旅康養木結構工程獎等諸多榮譽。 |